OA協同辦公平台 | 企業郵箱
首 頁
關于我們
産業結構
企業文化
新聞中心
工程展示
下屬公司
誠聘英才
下載中心
聯系我們
集團介紹
領導致辭
企業資信
組織機構
總承包事業部
體系認證
榮譽選登
建築安裝
酒店賓館
建築機械
裝飾裝潢
房地産業
金江砂
博聖報
宣傳片
慈善公益
文化動態
公司新聞
行業動態
通知公告
精品工程
在建工程
海外工程
工程展示
下屬公司
下屬公司
下屬公司
下屬公司
招賢納士
海外勞務
下載中心
下載中心
下載中心
下載中心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詳細內容
全國人大代表熱議“建築工人産業化”:爲了數千萬産業工人“華麗”轉身
建築業是我國的支柱性産業,同時也是勞動密集型産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高素質的“勞動大軍”必不可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全國兩會上,許多全國人大代表認爲,加強建築工人技能培訓,推進建築工人産業化已是當務之急。
轉型需求日益凸顯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建築業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據中國建築業協會統計,全國各類建築企業已超過30萬家,從業人員達到5530萬人。建築業已經發展成爲僅次于制造業的第二大勞動用工行業,數以千萬計的從業人員帶來了巨大的轉型需求。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期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提出要把産業工人隊伍建設作爲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與基礎保障。2017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台了《關于培育新時期建築産業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並在四川、河南兩省開展了培育新時期建築産業工人隊伍試點工作,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成效。但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建築工人距離産業工人還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一線建築工人普遍缺乏技能培訓,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建築工人大量存在,且人員老齡化、用工短缺等問題突出。這些都與建築業逐步邁向智能化、機械化、自動化的發展趨勢不匹配有關,偏于低端的勞動力已無法滿足建築行業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程並強認爲,大量農民工以勞務企業單純用工形式存在,人員素質及技能提升以及社會政治地位、家庭歸屬問題長期以來未能得到有效解決,爲建築業的高質量發展特別是項目總承包和工業化建造帶來了較大制約。
不僅如此,加快建築工人産業化也能更好地發揮建築行業就業“穩定器”的作用。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建築業行業協會會長沈德法表示,多年來,建築業爲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村産業結構調整和應屆畢業生就業等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上升到宏觀政策層面,提出要紮實做好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工作,這讓加快推進建築工人産業化顯得尤爲重要。
提升技能的N種方法
怎樣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産業工人隊伍?“當務之急是要加強建築工人的職業技能培訓,使其成爲具有更高技術水平的産業工人,適應不斷升級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需要。”全國人大代表、三箭集團油漆工班組長陳雪萍表示,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不僅是建築工業化的發展要求,也是農民工進城獲得充分就業的必要條件。
對于如何開展建築工人的職業技能培訓,代表們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建議。程並強認爲,應該建立政府主導,行業協會、職業院校、大型企業及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職業教育培訓,優化整合培訓資源,充分依托施工現場資源,采取建立培訓基地、校企合作和專業機構培訓等多種模式,開展崗位培訓和技能培訓。
“近年來,我國學曆教育發展很好,但是對職業教育不夠重視。”他表示,但學曆不能代表技能水平,更不能取代職業培訓。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表示贊同。她告訴記者,山東大學和很多企業都有繼續教育方面的合作,根據企業需求,對在職人員進行菜單式培訓,“缺什麽、補什麽”,有些企業也會在具體項目的合作研發中委托學校對員工進行專項培訓,實現産學研結合,成效顯著。
當然,和其他培訓一樣,職業技能培訓也面臨著培訓成果的認可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傳霖認爲,應該完善建築産業工人相關職業技能標准和評價規範,同時按照國家職業資格目錄規定的職業工種推動建築産業工人的職業鑒定。如,建立建築産業工人人才庫,發展以中高級技工爲主的技工隊伍,推動培訓證書省際互認、行業互認等,讓接受職業教育的建築技術人員成爲推動行業發展的主流。
讓建築工人有尊嚴
在談論如何提升建築工人技能的同時,許多代表也將目光聚集到了保護建築工人權益的話題上。“農民工進城務工,掙錢是第一目的,如果連自身最基本的權益都無法保障,提升技能和工程質量更無從談起。”全國人大代表、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管理員鄒彬認爲。
衆所周知,拖欠農民工工資一直是國家和行業關注的重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曾多次聯合其他部門對拖欠工程款、農民工工資的企業進行處罰和曝光。今年全面實行的《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明確提出: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對存在工資拖欠的企業,可提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繳納比例,並將相關不良行爲記入信用檔案,通過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向社會公布。
程並強認爲,政府應該加大在薪酬支付、保險繳納、勞動合同簽訂等涉及建築工人權益方面的監管力度,爲建築工人提供全流程法律援助和服務。同時,在全社會大力營造有利于培育新時代建築産業工人隊伍的氛圍,通過職業技能比賽等各種形式活動,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
“要進一步提升建築工人市民化待遇,對優秀建築工人建立更加開放、統一的戶籍、社保制度,向建築工人開放保障性住房、子女就學等城市資源,使建築工人能夠更加積極地參加工作地的社會保險,讓建築工人能夠有身份、有尊嚴。”沈德法建議,在國家層面完善建築工人群體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確保從項目立項到項目實施全過程的建築工人社保成本有效計量,破除城鄉二元社保體系不能互通的壁壘,讓建築工人在參與城市建設中享受到城市社保的權益,真正實現“市民化”待遇,增強建築工人的歸屬感和獲得感。(據《中國建設報》)